
5月19日,由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主辦,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兩網融合專業委員會承辦的“兩網融合可回收物體系構建現場會”(以下簡稱“現場會”)在京召開,來自國家商務部、住建部、清華大學、北京市及各地城市管理委員會/局專家、負責人和行業企業代表,新華社、北京日報、《資源再生》雜志、環衛之聲等媒體代表300余人齊聚一堂,共商“十四五”時期兩網融合可回收物體系構建路徑,探討可回收物回收發展新趨勢、新機遇,推動兩網融合進程,助力垃圾分類和生態文明建設。
國家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二級巡視員鄭厚斌在《“十四五”期間再生資源回收體系政策引導方向和工作重點》主旨報告中指出,國家發展戰略、循環經濟發展政策、綠色低碳發展指導意見為再生資源回收行業帶來良好的發展機遇。生活垃圾分類賦予再生資源行業新的歷史使命,各地進行大膽探索,出臺支持政策,積極探索推進回收點站進小區,環衛企業兩網融合、低值可回收物補貼等新型發展模式,有力推進垃圾分類、兩網融合進程。
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潘永剛就可回收物體系構建工作背景向與會代表做了簡要介紹,梳理了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地“兩網融合”政策,分析了全流程可回收物體系構建難點,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為各地可回收物體系構建提供借鑒。在對修訂后的《再生資源綠色分揀中心建立規范》進行解讀時講到,修訂后的《規范》更加關注分揀中心對生活垃圾分類低值可回收物和城市固廢的承接功能,范圍中增加了廢舊紡織品、廢棄大件家具、廢木材等市場價值較低的再生資源品類;新增了綜合型分揀中心的定義和設計要求,對分揀中心規劃設計和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住建部環境衛生工程技術中心副總工、高工劉暢、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固體廢物管理處三級調研員吳潤江、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政府區長助理馮文、長春市城市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王世忠、杭州市商務局二級調研員李洪忠、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劉建國及各界企業代表共同闡述了垃圾分類兩網融合的政策方向和運營經驗。
易霖環保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暉在題為《廢舊紡織品回收利用體系構建模式》分析中講到,易霖環保針對廢舊紡織品回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回收利用體系,同時充分利用原有的再生資源體系及其它產能優勢,嵌入以廢紡為特色的“易籮筐”綜合回收利用模式,既關注政府工作重心又兼顧企業生存利益,為各地兩網融合、產業升級提供解決思路和方案。
上一篇:無